【摘要】 本研究聚焦核电站退役关键需求,通过深度优化质子交换膜(PEM)电解电流参数,显著提升水中氚向气态氚化氢(HT)的转化效率。结合基于塑料闪烁体与光电倍增管(PMT)的新型探测部件,实现了对电解产物的高灵敏度实时检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探测效率媲美LSC,最低检测限(MDA)满足要求,且预处理时间极短,克服了传统LSC笨重、耗时的缺点,为开发适用于退役现场的轻便型实时水下氚监测装置提供了有效技术路径。

在核电站退役过程中,保障公共安全的关键在于实时监测水下氚(³H)的释放。目前,液体闪烁计数器(LSC)是水中氚检测的主流技术,虽检测效率高,但存在最低检测限(MDA)相对较低、预处理和测量时间长、设备笨重难以移动等缺点,难以满足退役现场实时水下氚监测的需求。

为克服LSC的局限性,研究人员探索了基于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技术的替代方案。该技术利用铱或铂等催化剂,通过电解将水中的氚转化为气态氚化氢(HT)。产生的HT气体可通过气体比例计数器或新型探测器进行实时检测。以往研究侧重于优化PEM电解效率​(尤其是催化剂选择),但对于电解前后水中氚活度变化的直接对比,及其与电解条件(如电流)的定量关系研究相对缺乏。

 

电解原理与活性变化关联研究

图1:PEM电池电解原理示意图

 

在PEM电池阳极,水分子(H₂O)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氢离子(H⁺)和氧气(O₂)。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迁移至阴极,电子则通过外电路传输。在阴极,氢离子结合电子生成氢气(H₂)。当水中含有氚时,电解过程同样会产生气态氚化氢(HT)。

图2 气态氚探测原理图

 

Kang等人[1]的开创性工作弥补了这一空白。他们采用LSC精确测量了PEM电解前后氚化水活度变化(ΔA)​,并将其与PEM供电电流变化进行了关联分析,成功量化了电解产生的气态HT量。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系统改变电流参数,明确了能最大化生成气态HT的最优电解电流

 

新型探测部件与性能验证

本研究在Kang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实时检测系统(如图2所示),核心包括:

1.电解模块:采用优化电流的PEM电池处理氚化水样品。

2.气体处理模块:将电解产生的HT和H₂气体有效分离并传输(水蒸气被疏水阀阻隔)。

3.新型探测部件:基于塑料闪烁体光电倍增管(PMT)​ 开发的核心探测器,用于捕获HT衰变信号。

4.​校准与活度测定:使用经标定的气态氚监测仪提供HT活度浓度的基准值(因PMT仅输出计数率)。

图3 电解系统组成

 

实验流程严谨:

  • 首先电解蒸馏水,测定系统本底计数率
  • 使用7份活度浓度相同的氚化水样品,在不同电流条件下进行电解实验(固定时长45分钟)。
  • 产生的HT/H₂混合气体被导入新型探测部件,同时用气态氚监测仪记录实际活度。

 

结果分析与应用前景

通过对电解前后水中氚活度变化(ΔA)​ 这一关键参数的表征,并结合电流变化,有效优化了PEM电解产氚性能。最终确定了能最大化ΔA的最佳工作电流

本研究重点评估了基于塑料闪烁体和PMT的新型探测部件的性能:

  • 探测效率:通过对比探测部件计数率与气态氚监测仪测得的活度,计算得出探测效率,结果显示其媲美商用LSC的水平。
  • 最低检测限(MDA)​:在最佳电流和系统本底下计算得出MDA,为评估现场检测灵敏度提供依据。
  • 预处理时间:相较于LSC复杂的样品制备,此方法预处理时间极短,显著提升了时效性。

 

结论与展望:​

本工作成功验证了优化PEM电解电流对于提升气态HT产率的关键作用,并证实了基于塑料闪烁体/PMT的新型探测部件气态氚实时检测中具有高效率和低MDA的潜力,其快速预处理特性尤其适合核电站退役现场水下氚实时监测需求。未来研究可在更宽范围的氚活度浓度​(尤其是极低浓度)下进一步验证系统性能,并探索利用电流变化率与ΔA变化率的比值等动态参数更精确地锁定最优电解条件。此技术路线为开发轻便、快速、高灵敏的实时水下氚监测装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1.Kang, K.;  Bae, J. W.; Kim, H. R., Detection of tritium generated by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 by optimization of electrolysis conditions. J. Radioanal. Nucl. Chem. 2019, 322 (3), 1417-1421.

 

科学指南针在全国建立32个办事处和20个自营实验室,拥有价值超2.5亿元的高端仪器。检测项目达4000+项,覆盖材料测试、环境检测、生物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模拟计算等九大业务。累计服务1800+个高校、科研院所及6000+家企业,获得了60万科研工作者的信赖。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