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燃烧弹实验与气相色谱分析,研究圆柱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产气量(247.274L)、最大产气速率(118 L/s)及气体成分(H₂、CO₂、CH₄等14种组分)。结合温度-时间、压力-时间曲线,揭示热失控触发条件(1.4 min)与气体生成规律。
科学指南针
适用材料
锂电池(电池包);钠电池(电池包)
测试仪器
电池热失效防爆舱(燃烧弹)
测试简介
想知道圆柱电池的产气量、产气速率和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和含量。
测试前利用电池性能测试柜将电芯按照0.5C充至100%SOC,将加热片粘贴在电池大面上。使用耐高温胶带将热电偶贴合于指定位置,利用燃烧弹测试得到电池温度-时间曲线、压力-时间曲线、气体体积-时间和产气速率和时间曲线,从而得到产气量和产气速率的数据。同时,利用气相色谱将收集到的气体进行测试,得到气体的成分和含量。
测试结果
图1 电池温度时间曲线
测试进行至1.4 min,电池温度快速升高,罐内气体温度同步升高,判断该时间点电池热失控并泄压。
图2 电池温升速率-温度曲线
使用热电偶3数据计算温升速率。电池发生热失控时,温升速率有明显升高。最大温升速率9800℃/min,对应温度310℃。
图3 舱内气压、气体温度-时间曲线
测试进行至18.82 min,舱内气压快速升高到192Kpa。
图4 舱内气体体积-时间曲线
图4为舱内气体体积-时间曲线,气体体积为25℃101.3kPa条件下体积。气体体积根据舱内气体平均温度(热电偶7、8)和气压数据计算得出。对-5~0min和60~65min数据分别取平均值,得出相应气体体积342.844L和590.118L,电池产气体积约为247.274L。
图5 产气速率-时间曲线
图5为等效计算至25℃、101.3kPa条件下的产气速率-时间曲线。最大产气速率为118 L/s。
表1:结果汇总
表3 信号2:TCD2 B, 后部信号
气体成分:样品电芯在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组分主要有:H2、 CO2、CH4、CO、O2、C3H6、C2H2等 14种气体组分
科学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