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碳支撑膜通常表现出疏水倾向,这干扰了负染色在样品中的扩散,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使用正负电荷镶嵌技术,在部分大气中利用真空辉光放电手段使得碳膜表面成为亲水性基团。

碳支撑膜通常表现出疏水倾向,这干扰了负染色在样品中的扩散,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使用正负电荷镶嵌技术,在部分大气中利用真空辉光放电手段使得碳膜表面成为亲水性基团。Aebi和Pollard对于辉光放电的优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干氮或淀粉胺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辉光放电会使得碳膜表面带正电。在改善特殊扩散的同时,辉光放电活化了碳膜表面使得碳膜的吸附性能得到明显提升。这种吸附性能对于从溶液中结合颗粒具有十分有益的效果,从而使高浓度的盐、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溶质能够很容易地被连续的水滴或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溶液洗去。然而,不幸的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吸附可能导致某些蛋白质分子的选择性取向,以至于可能导致对结构图像产生极具误导性的描述。例如,圆柱形的20S蛋白酶体被称为“环状”颗粒,这是因为显微图像只包含该蛋白质复合体的“末端”取向的图像,而没有包含“侧面”图像。碳膜受到辉光放电的强度和时间长短是非常不同的,显然,研究人员选择了适合自己研究特定需求的参数。碳的表面活性越大,蛋白质和碳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有可能产生蛋白质的局部结构变形,并可能防止负染色渗透到碳和蛋白质紧密结合的区域。然而,吸附在活性碳上的大分子的精确取向可能是有益的。例如,Nermut和Eason研究具有疏水碱基和负电荷顶部的腺病毒六邻体等极性复合体时,使用带正电荷和疏水的碳膜获得了有意义的分子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