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0年,J.I.Pankove等首次报道了气相法生长的较大尺寸非掺单晶GaN的发光特性。

PL测试应用于晶体质量表征和杂质及缺陷识别

 

1970年,J.I.Pankove等首次报道了气相法生长的较大尺寸非掺单晶GaN的发光特性。在他们之前报道的GaN的发光测试都是关于针形掺杂晶体和粉末非掺晶体的。文中报道的最强发光峰峰位位于3.477ev,半高宽为150mev,并研究了它的温度依赖关系,据此推导出了带隙能量与温度的依赖关系:dEg/dT=6.0×10-4eVK。1970年,H.G.GRIMMEISS等研究了温度范围在1.6-290K的单晶GaN变温PL谱,初次研究了单晶GaN的输运特性。温度为4.2K时,在近紫外区(UV)观察到2个峰,分别位于3.476ev和3.43ev,3.0-3.3ev附近还有一些卫星峰。作者认为发光强度最大的发射线与自由激子的复合有关,并推测温度为4.2K时GaN带宽约为3.48eV。位于3.43eV的第二个峰可能是由浅杂质能级引起的。4个卫星峰分别位于3.27,3.18,3.09和3.00ev,可能与电子空穴对重组并伴随声子发射有关P4。1971年,贝尔实验室的R.Dingle和M.Ilegems详细报道了氢化物气相外延法生长的非故意掺杂单晶GaN的低温发光特性。文中对施主受主对复合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算得施主杂质束缚能E=42土1 meV,受主杂质束缚能EA约200 mev,并算得复合速率常数w(O)=(3±2)×107sec-1,这一结果也支持了GaN是直接带隙半导体的观点。1976年,为了确定元素杂质是否可以通过特征发射光谱来识别。J.I.Pankove和J.A.Hutchby小组系统地研究了35种元素注入GaN薄膜后的低温光致发光谱。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注入后,观察到明显特征光发射峰的元素有: Mg(3.2eV),Zn(2.88ev),cd(2.70ev),ca(2.50eV),As(2.58eV),Hg(2.43eV)和Ag(1.52eV);几乎所有注入区都可以观察到发光峰位于约2.15ev发光带,作者认为这可能与离子注入有关。1995年,J.Baur等研究了GaN中剩余过渡金属杂质的光致发光谱,为识别和控制GaN中剩余过渡金属杂质及其引入的深施主或受主能级,提高光电器件性能提供了参考。

 

科学指南针是互联网+科技服务平台,500多家检测机构,提供近5万种设备和服务项目,涵盖生物医药、智能硬件、化学化工等多个领域,由专业人员1对1跟踪服务,保证检测质量与效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