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学指南针4月盲样抽检报告大公开
每一份数据,都经得起考验!
自2025年3月起,科学指南针推出【针质检】专栏,定期公开盲样抽检报告,确保每一份科研数据的真实、准确与完整,为科研数据质量保驾护航。现第二期质检报告如约而至,一起来看看本次抽检详细情况。
NO.1质检概况
抽查项目数量:本月共进行4项测试项目的盲样抽查,共有199名实验人员参与本次盲样抽检。
测试项目类型: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液体核磁共振波谱(NMR)、热重分析仪(TG)。
NO.2质检结论
本次质控抽查中,优秀实验人员占比97%,合格但需要整改的实验人员占比3%,其中测试结果有问题2例,结果格式不规范2例,履约周期超期2例,目前均已完成整改,后续将通过结果抽查、报告格式抽查、监控履约周期等方式进行监督,不断巩固整改成效,防止问题反弹。
NO.3详细抽检报告
未来,科学指南针将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不断完善质控体系,守护每位科研人安心前行。
NO.4测试温馨小tips
BET:
有比表面积预期:可用公式【比表面积(m²/g)×样品量(g)=15 - 20m²】来估算大致所需样品量。
无比表面积信息:全孔/微孔模式,样品质量≥100mg(样品需含微孔);介孔模式样品量≥250mg。
TEM:
制样要求:薄膜/块状样品不能直接拍摄,需另行制样。
厚度限制:样品厚度≤100nm,颗粒稍大可用FIB减薄等方法处理至100nm以下。
载网选择:普通碳膜(低倍材料/生物样品)、超薄(量子点/小颗粒等小尺寸材料)、微栅(500nm+ 管/棒/纳米团聚物样品)、钼网(含Cu样品能谱采集)。
NMR:
只测氢谱:样品量≥15mg,扫描次数≤16次。
碳谱测试:样品量充足且溶解度大,扫描次数≤512次。
TG:
样品量:粉末样品约20mg;块状/薄膜样品,直径≤3mm,高≤2mm。
邮寄要求:粉末样品约20mg,液体样品≥1ml(封口膜密封,以免寄送过程中漏撒)。
金属样品:高温测试下,设备无法绝对隔氧,测试过程中有增重的风险。
参考文献:[1] Yulai Song, Zhihe Dou, Ting-an Zhang, Yan Liu, A novel continuous and controllable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as-cast TiAl allo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Volume 789, 2019, Pages 266-275,
科学指南针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业务优势,在国内率先打造出业界领先的线上化、数字化的科研服务基础设施,在行业内首创用户自主下单、服务全流程追踪、测试“云现场”等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和使用效率,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创新。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专业科研服务引领者,已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ISO三体系认证”等专业认证。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