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烧结的主要目的是把颗粒系统烧结成为一个致密的晶体,进而向低能状态过渡。

致密的晶体如果以细分的大量颗粒形态存在,这个颗粒系统就势必处于一个高能状态,因为它本征地具有发达的颗粒表面,与同质量的未细化晶体相比具有过剩的表面能。

烧结的主要目的是把颗粒系统烧结成为一个致密的晶体,进而向低能状态过渡。因此在烧结之前,颗粒系统具有的过剩的表面能越高,这个过渡过程相对来说就越容易,相应的,它的烧结性也就越大。

另一方面,烧结过程是一个热力学不可逆过程,其自由能降低就是过程进行的驱动力,所以可以把颗粒系统的烧结性和其本征的过剩表面能驱动力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

研究表明,粉末粒度越粗,比表面越小,本征表面能驱动力也就越小;相反的,粒度越细,比表面越大,本征表面能的驱动力也就越大。这也是实际烧结中细粉比粗粉易于烧结的原因所在。

在对不同种粉末之间颗粒系统的烧结活性进行比较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需要考虑单个颗粒的烧结活性,即粉末晶体的自扩散性。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来确定颗粒的烧结活性。

一般来说,金属粉末的体积扩散系数比陶瓷粉末的体积扩散系数大,因而金属粉末的粒度可以粗一些,而陶瓷粉末则须细粉末才能获得好得烧结结果,这与烧结经验是完全吻合的。

 

[1] Skorohod V V.Proceeding of the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Sinter-ing. VI World Round Table / l/conference on Sintering,New YorkPlenum Press; Kuczynski GC,19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