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突尼斯科研团队通过Py-GCMS技术揭示椰枣废弃物热解产物特性,发现左旋葡聚糖等18种高值化合物,为生物燃料开发提供关键技术参数。了解450℃最佳热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备受关注。突尼斯作为椰枣主产国,每年产生约20万吨椰枣棕榈废弃物(DPW)​。本文通过热裂解气质联用仪(Py-GCMS)​技术,深入探究椰枣废弃物的快速热解产物特性,为生物燃料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一、椰枣废弃物热解技术原理与优势

热解技术在惰性环境中通过高温分解生物质,生成生物油(60-75%)、合成气(15-25%)和生物焦(10-15%)。其中快速热解技术(400-600℃/秒级加热)​因其高产油率成为研究重点:

  • 生物油:含左旋葡聚糖、呋喃等高附加值化合物
  • 合成气:以CO、H₂为主,可用于化工原料制备
  • 环保优势:避免传统焚烧/堆肥的氮污染物排放

 

二、Py-GCMS实验关键发现

研究团队采用Py-GCMS联用技术对DPP(椰枣叶柄)和DPS(椰枣茎)进行450℃/40s快速热解实验,通过色谱-质谱联用获得精准分析结果:

图1(a)在热解DPP样本时所获得的色谱图,T=450°C,t=40s及最重要的化合物。(1)丙酮;(2)醋酸;(3)1-羟基-2-丙酮;(4)丙酸,2-氧代-乙酯;(5)糠醛;(6)苯酚;(7)5-(羟甲基)-2-呋喃甲醛;(8)2,6-二甲氧基-苯酚;(9)1,6-无水-。Β-d-他吡喃糖;(10)左旋葡聚糖;(11)3,4-二乙基-2,4-己二烯酸二甲酯;(12)硬脂酸。(b)在热解DPS样本时所得的色谱图,T=450°C,t=40s及最重要的化合物。(1)丙酮(2)醋酸(3)1-羟基-2-丙酮(4)醋酐(5)糠醛(6)2-呋喃甲醇(7)环己酮(8)3-甲基-1,2-环戊二酮(9)环丙基甲醇(10)二氢-d-吡喃葡萄糖(11)5-(羟甲基)-2-呋喃甲醛(12)3,4-无水d-半乳糖(13)左旋葡聚糖(14)十一酸(15)正十二烷酸(16)硬脂酸(17)9-十八烯。

 

核心检测结果:​

1.​DPP样本检出12类化合物:

  • 主要成分:左旋葡聚糖(18.3%)、醋酸(10%)、糠醛
  • 特征产物:硬脂酸、2,6-二甲氧基苯酚

​2.DPS样本检出17种化合物:

  • 高含量组分:无水糖(32%)、十一酸(5.8%)
  • 独特成分:9-十八碳烯酸等长链脂肪酸

 

三、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

通过热重-质谱联用(TGA-MS)分析发现:

  • 450℃为最佳热解温度:左旋葡聚糖产率峰值达18.3%
  • 温度>500℃时:糖类化合物裂解加剧,CO₂生成量上升
  • H₂/CO比例优化:建议结合催化重整工艺提升合成气品质

 

四、椰枣生物油的应用前景

1.燃料领域

  • 可直接作为锅炉燃料(热值18-22MJ/kg)
  • 经加氢处理可生产车用生物柴油

2.化工原料

  • 左旋葡聚糖→医药中间体
  • 呋喃类化合物→生物基塑料前驱体

3.能源耦合

  • 合成气用于甲醇制备(H₂/CO=2时转化率最优)
  • 生物焦作为土壤改良剂循环利用

 

五、技术突破与产业价值

本研究首次建立椰枣废弃物Py-GCMS分析数据库,为突尼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提供技术支撑。相比传统处理方法,快速热解技术可使生物质利用率提升40%,碳排放降低65%,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1.Gmar Bensidhom, Miriam Arabiourrutia, Aïda Ben Hassen Trabelsi, Maria Cortazar, Selim Ceylan, Martin Olazar, Fast pyrolysis of date palm biomass using Py-GCMS,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 Volume 99, 2021, Pages 229-239, ISSN 1743-9671, https://doi.org/10.1016/j.joei.2021.09.012.

 

科学指南针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业务优势,在国内率先打造出业界领先的线上化、数字化的科研服务基础设施,在行业内首创用户自主下单、服务全流程追踪、测试“云现场”等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和使用效率,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创新。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专业科研服务引领者,已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ISO三体系认证”等专业认证。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