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虽说现在“破四唯”首要破除“唯论文”,但凡是搞科研的,无论导师还是学生,总归都想发点好论文。

虽说现在“破四唯”首要破除“唯论文”,但凡是搞科研的,无论导师还是学生,总归都想发点好论文。投叔听说不少课题组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会把论文稿件尽量往高分期刊投,然后一路被拒一路修改,最后得以发表。

 

一篇论文这样走下来,花的时间还是不少的,可好处也很明显。从学术角度看,几轮审稿拒稿会帮助论文作者把论文打磨得更好,长此以往学术水平肯定提高;从现实好处说,这样的操作能把一篇论文潜在的IF最大程度发挥出来,科研工作不浪费。

 

只是每篇论文若都走这样的流程,必然很花时间,读研几年怕是发不出几篇。于是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发表论文追求短平快,发点水刊普刊,以数量取胜。

 

 

第一部分 啥是水刊普刊?

 

先说说什么是水刊普刊。

 

首先明确一点,水刊普刊是正规学术出版物,都正常备案公开发行,有可检索到的国际国内刊号——绝对不是李鬼。

 

只是刊物众多,有不少刊物让业内读者细究起来,会给人很“水”的感觉。比如一年之中会发表很多论文,一千篇甚至几千篇;发表的论文有很多不严谨的内容,甚至有错误的内容;论文的原创性不够,新颖性不够;解决问题的思路比较直线,让你你也会这么想;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出版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通常还不是小数;在同行中风评比较差,同行评议也很松,基本交钱就能发……

 

单看国内刊物,有“普刊”的说法,总体来讲是指“核心期刊”之外的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与核心期刊相比,普刊论文篇幅较短,审稿较快,质量就不敢保证了。顺便,咱们国家目前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的体系,分别是: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我国官方至今还没有对“水刊”“普刊”进行定义,只是在操作层面,比如评奖评职称时,有些高校会对某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其实,咱们完全不必用有色眼镜看普刊,要知道,所有刊物最初都是普刊,一样是合法的公开出版的正规学术期刊,个别刊物日后混壮了,被某个权威机构认定,这才变成核心期刊。

 

第二部分 发水刊普刊的好处

 

 

发普刊的好处多多(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发),投叔略微总结一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第一,精神慰藉。

 

搞点东西出来,无论发到哪里,只要能发表出来,在学术界做个展示,心里还是开心的。更何况当代学术研究对文献十分重视,论文发表出来就成为“文献”,大概率地会“名垂青史”——想到这里,有木有暗爽?

 

第二,熟悉流程。

 

投稿有个流程,正规出版物的流程都差不多。先用水刊普刊练手,把流程搞熟悉,日后需要发高水平论文,也不会打怵。作为一种基本的学术训练,发个水刊普刊后,就可以在小师妹小师弟面前侃侃而谈如何投稿了。

 

第三,毕业。

 

在不少高校或课题组,想毕业拿学位,常常有论文的硬指标。能有高水平论文当然好,如果没有,某些比较人性化的高校,也允许用水刊普刊“折算”。可见发水刊普刊的确能帮助毕业。

 

第四,奖学金。

 

读研期间有各类评奖,几乎百分百要看科研工作,而这其中的大头,又是发表论文情况。哪怕是水刊普刊,到时候往上一写,总算聊胜于无,有所增益。

 

第五,就业。

 

读研总要毕业,毕业就需要简历,简历里少不了列一下自己的论文。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好几年的工作,在这里只占一行;水刊普刊同样只占一行。如果没有高水平论文,水刊普刊能多点也好啊,甭管水平如何,至少说明咱还有膀子力气,能写点东西。

 

总之,站在学生的角度,发水刊普刊的好处确实很多。

 

 

第三部分 发水刊普刊的坏处

 

可是,发水刊普刊真的就一点坏处都没有嘛?在投叔看来,还真未必!

 

先说精神慰藉吧。咱都知道,一个好idea来之不易,随便敷衍一下,发个低水平期刊,回头心里想想,难道不觉得可惜,不觉得亏得慌嘛?名垂青史搞不好就是千古骂名。

 

再说熟悉流程。这东西,只要想吃科研这碗饭,都是早晚的事儿。而且熟悉投稿流程,理论上并不是非要自己投稿啊,你看师兄师姐投高水平期刊,不是也一样嘛。

 

说到毕业,投叔可就有必要谈谈风险了。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五条专门说,要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机制,把一些不好的期刊列入黑名单。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官网

 

三年过去,很多高校已经有所行动。比如沪上某大学很早建立的“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负面清单制度”,已被国内很多院校借鉴实施。

 

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黑名单是“动态跟踪,及时调整”,越来越长,搞不好发表时安全的水刊普刊,哪天突然就进入黑名单。到那时,水刊普刊就不算数了。

 

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同样道理的还有评奖学金。以那些建立了黑名单的高校来看,水刊普刊一旦进入黑名单后不仅不被认可,反而还是负面评价因素,起反作用。

 

图片来源:某高校官网

 

就算侥幸没进入黑名单,水刊普刊的含金量普遍太低,但凡好一点的奖学金,投叔没听说谁仅评几篇水刊普刊就能拿的。而且这类刊物往往在发表时会有各种明目的收费,发表出来都要花不少钱,赚的那点奖学金,恐怕cover不住啊。

 

最后说说就业。如今国内学术圈内卷严重,只靠论文数量就能博人眼球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而且学术评价越来越科学,很多评审评奖都已经施行“论文代表作”制度。投叔听说像是机械等很偏工程的专业,现在也要看论文的分区。所以,特别提醒一下那些真正有志于科研,准备吃学术圈这碗饭的人,千万千万不要发太多水刊普刊,这样会影响别人对你的学术评价。哪怕你确实是用心写的,数据很完整,分析得很好,别人一看期刊名字,都会认为是不好的论文,对你的印象打折。要不然某知名高校教授为何要删稿,清空网上论文呢?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结尾 到底发不发?

 

水刊普刊发不发,这是一个问题,又不是问题。

 

作为学生,水刊普刊也不是想发就能发的,至少得有人出钱吧,至少得挂个通讯作者吧?所以,归根到底,发不发水刊普刊,还是导师说了算。很显然,总是发水刊普刊的导师,学术水平令人不敢恭维。

 

以上文章来源于投必得学术 ,作者投必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