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绍Shu等人提出的创新非迭代同步刚性配准方法(NSRRM),解决生物组织连续切片三维重建中的误差累积难题。该方法固定首尾切片位置,同步全局优化中间切片变换,非迭代求解,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配准。有效提升神经科学等领域体积重建效果。了解算法原理、优势及实验结果。

在神经科学等领域,利用生物组织的连续切片进行高精度三维重建是研究微观结构的关键。然而,切片过程本身会引入变形,使得后续的显微图像配准成为恢复三维结构连续性的核心挑战。传统方法通常选择一张切片作为参考图像,然后依次对相邻切片进行配准​(前向或后向)。虽然这种顺序配准简化了问题,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误差累积传播,影响最终重建精度。此外,处理大量切片时,其计算效率也往往较低。

 

同步配准:解决误差累积的新思路

为了克服顺序配准的固有缺陷,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思路:如果能在重建过程中固定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切片图像的位置​(例如,通过切片前记录样本上下表面信息实现),并同步估计中间所有切片的最优刚性变换,理论上就能完全避免误差的累积和传播。这种固定端点约束下的同步刚性配准问题,是此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难题。

 

Shu等人的创新:非迭代同步解法

针对这一挑战,Shu及其合作者在Applied Sciences期刊上提出了一种开创性的非迭代算法,成功实现了连续切片图像同步刚性配准。该方法的核心创新点在于:

1.固定端点约束:​ 严格保持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切片的位置不变,作为同步配准的基础。

2.同步全局优化:​ 不再逐对处理相邻切片,而是同时求解所有中间切片的最优刚性变换​(旋转和平移),使它们之间的对应特征点​(如可靠提取的相邻切片间对应关系)距离总和最小化。

3.​非迭代特性:​ 该算法通过巧妙的数学推导,能够非迭代地直接计算出最优解,而非依赖耗时的迭代优化过程。

 

显著优势:精度与速度兼备

这一非迭代同步刚性配准方法​(NSRRM)展现出多重优势:

  • 消除误差累积:​ 在满足固定端点约束的理想条件下,该方法能够获得全局最优解,从根本上消除了顺序配准的误差累积问题。
  • 高鲁棒性:​ 即使在存在噪声或对应关系非理想的实际应用场景下,算法也表现出很强的鲁棒性,保证稳定可靠的配准精度
  • 高效快速:​ ​非迭代的特性使其计算速度极快,特别适合同时配准成百上千张连续切片,大幅提升体积重建效率。

 

实验结果验证

研究通过详实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 图1. 不同噪声水平下的点集配准效果对比

第一行显示四组点集,从左到右噪声比例依次增加(0.05, 0.1, 0.15, 0.2)。第二行对应展示了应用本文算法后的精确配准结果。

图1. 实验结果。第一行从左到右显示了噪声比在0.05到0.2之间不同程度的10个点集。第二行显示了算法对应的配准结果。[1]

  • 图2. 不同噪声水平下的另一组点集配准效果对比

第一行显示四组点集,从左到右噪声比例依次增加(0.05, 0.1, 0.15, 0.2)。第二行对应展示了本文算法应用后的精确配准结果。

图2. 实验结果。第一行从左到右显示了噪声比在0.05到0.2之间不同程度的8个点集。第二行显示了算法对应的配准结果。[1]

实验结果表明,NSRRM在配准精度速度上均显著优于现有的先进方法。

 

总结与应用前景

Shu等人提出的非迭代同步刚性配准方法​(NSRRM),通过引入固定端点约束并利用非迭代求解策略,成功解决了连续切片图像在三维体积重建中的关键难题——同步配准。该方法有效规避了传统顺序配准误差累积,并在理想条件下达到最优,在实际应用中兼具高精度高效率。这项技术为生物组织​(尤其是脑组织等复杂结构)的自动化、高精度三维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神经科学、病理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Shu, C.; Li, L.-L.; Li, G.; Chen, X.; Han, H. A Noniterative Simultaneous Rigid Registration Method for Serial Sections of Biological Tissues. Appl. Sci. 2020, 10, 1156.

 

科学指南针已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ISO三体系认证”等专业认证,提供材料测试、高端测试、环境检测、生物服务、模拟计算、科研绘图、数据分析、试剂耗材、行业解决方案、指南针学院等多项科研产品和服务矩阵。企业致力于为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研发型企业等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快捷、全方位的检测及科研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