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人问:博士生和高校中的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

有人问:博士生和高校中的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是在问:博士生也是学生吗?

 

你也许会脱口而出:博士生怎么不是学生呢?博士生难道不是在校生吗?

 

是,没错,看起来博士生和其他学生没有什么不一样。

 

我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虽然也像本科生、硕士生那样每年注册,但我的导师们以及学校中的人们并没有把我看成学生。利兹大学的各种氛围告诉我,作为博士生的我似乎不算学生,当然也不是老师。没有要我上课的要求,和我商量的只是博士课题研究方面的事。

 

北京理工大学冯长根 资料图

 

博士生不像本科生那样被“教”,你只有一对一的指导者,协助或者共同研究一个课题,他不管你的分数,关心研究结果。而且一直以来不叫“老师”叫“指导老师(supervisor)”。博士生其实不是学生。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一步一步深入的。

 

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带博士生,但我并不把他们当学生,我尊他们为自己的同事,尽管,他们在学校的眼中是被当成和本科生硕士生没有什么不同的学生“管理”的,有时候总觉得学校行政、老师、博士生似乎都还没有走出学生身份的“门槛”。鉴于自己在国外攻博的经历,我把自己的博士生们当作科研的同事来锻炼、相处,现在,他们的确多数活跃在科研和教育第一线。

 

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你个人的指导风格和方法,是导师的姿态。

 

这样的认识不是没有道理,但至少我不是这样认识的。

 

首先,博士生并不是“在学校学习”。”他们还是学生”、”他们还在学习”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从根本上影响了有关提高博士生质量的大环境。博士生是许多国家补充一流研究人员的“后备队”,但看起来博士生并没有换下“学生装”,他们仍然希望他们是到知识的摇篮中“灌装”知识来了。对如何“攻博”“做课题”没有主意,只等着导师一对一给博士生“上课”,这种现象是普遍的。

 

我们来看看钱学森院士的思想。1991年,钱学森院士曾经就科技帅才问题致信朱光亚院士。他们是中国科协的两位前主席。

 

钱老从四个层次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一是现代教育体制(所谓“理工大学”),二是先进的学科、专业,三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四是博士生制度。

 

在钱老的眼中博士生显然不是学生,不是那么低的科研生涯起点。实际上,博士生制度是培养各种社会栋梁中,通向造就科学技术“帅才”的一条大路。作为一名博士生,你若想得到学位,就得有一项成功的科学研究,你得成为一名本学科领域的出色专家。而这些都建立在你向科技界贡献了新知识,即你的研究结果。

 

其次,你求什么?把博士生降格为“合格的学生”,与“一流科技队伍后备军”相距甚远。我们丢失的这个“灵魂”,是我们得不到高质量博士毕业生的根本原因。

 

博士生并非“学生”有一些特征

 

攻博的第一个特征:结束学生时代,步入科研人生

 

博士生可能会觉得自己仍然在学校里,多数人仍处在一个从大学本科就非常熟悉的校园里。大楼没有变,老师还是熟悉的老师,每天的生活内容仍然差不多,连食堂中的气氛也不曾变一变。

 

但是,拨开这一层极易引学生走向迷途的“屏障”,你很快通过开展科研,甚至只是协助导师做了一些工作,是否意识到了你走进了你所在的学科、专业的大圈子,冲破了学校的围墙,你的人生已“踏”入了科技界。

 

你会发现,你更多的时间、精力是在与科技界打交道,学术论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联合课题、实验设备、邀请报告、技术培训、学科带头人、合作者、期刊编辑、论文评审人、鉴定专家、重点实验室、科技情报、专利、调研,更不用说其中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是你满脑子都在想的,在自己的课题内你遇到了许多这些人许多专业的事,但你可能没有见过他们,也不认识他们。

 

图源:网络

 

另一些事,教室、上课的老师、教材、作业本、教学计划……所有这些都已经远远淡出了你的视野,你步入了真正的科研人生之路。

 

值得你重视的倒是这样一件事:你以前学习过的课程中并不会有一门被人们称为“最难”的课,学校没有这个课,老师们不上这个课,这门课要你自己“编教材”,自己“讲解”,没有人能替代你,这就是:当你受到挫折的时候,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攻博的第二个特征:你已经进入了“没有现成答案”的时代

 

在攻博以前,你做过很多作业,你回答过许多老师的课堂提问,你参加过很多考试,甚至一些创造性活动,它们丰富多彩、各不相同,你可能从没想到过(这值得现在的学生们想一想)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都是有“答案”的学习,不管你是答对了或者答错了,不仅老师甚至你自己也是“心服口服”的,因为“标准”摆在那里。你之前叫“学习”,学习的是那些已经存在的知识、技能、方法等。攻博的一大特点是创新。

 

这一点就告诉我们博士生的课题不是“炒冷饭”,不是在做作业,不是本科生毕业考试,总之,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也可能失败)。要有创新,也就是说要有新成果,你得到的成果以前或者不存在或者你在以前的结果中加入了新的东西,你可能以为创新是“盘古开天辟地”,你害怕,其实,现代人不可能做到像盘古那样开天辟地、无中生有(这是神话)。

 

多数时候,你要在已有成果之上向前走一步或好几步,你要开创的是“新天地”,也许是一小片新天地,没有原有的成果大,也没有“盘古”那样夸张。很多博士生关心如何创新,这件事其实也不难,就是在研究中,在做什么怎么做结果如何等方方面面,在没有人走过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想一想鲁迅先生的话)。

 

攻博的第三个特征:并不是你按导师布置去做就够了

 

你可能会说,这叫什么特征?我记得,在当学生的时候,多数时候和大家一样,也只是按照老师布置的去做,按时做作业、复习功课没错,但不动脑筋却是一件让人生失去甜蜜的事。

 

依赖老师的布置,依赖学校的条件,依赖家长,许多人摆脱不了“依赖性”这个“魔”。依赖性不是攻博的好兆头。科技创新贵在主观能动性。做一个导师的“小绵羊”不难,你用不着以攻博来达到这个“目的”。

 

你需要从科研中成长为学科专业的带头人,是你的研究对象而不是导师才是你最难啃的“骨头”。你要的是专家的品格和眼光,能用一流专家的身份评鉴你的同行和同事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这是你成为博士生的目的。

 

尽管在少数专业(国家不设置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是最高学位,在理工农医绝大多数专业,硕士学位通常就是一个“按导师布置去做”就可以实现的事。硕士生要接着“攻博”才能走上“帅才”之路。

 

攻博的第四个特征:博士生的目标不再是争考试第一或班上第一、校内第一

 

争第一没有什么不好,不仅如此,争第一是一种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国内的导师陈福梅先生对我说过另一个意思。

 

她说,你现在成绩不错,那也只是在班上(当时大学没毕业),并不是在全校;就算你在全校成绩好,也只是在校内,不是全国;就算你是在全国不错,那也只是在国内,不是在国际上;就算你是在国际上不错,那也只是这一年,这个时代……这是40多年前的话了。

 

博士生已经和争考试第一没有太大关系。你要争本专业的国际前沿,也就是成为一名本学科、本专业的世界级专家。对于前沿课题的具体指标,科技界有时会说 “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最初出现在高能物理学科)。

 

实际上,博士生要做好心理准备,任何人不可能永远第一。今天你领跑,明天别人领跑,这是科技界的常态。

 

由此,今天别人帮助了你,明天你帮助了别人,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请记住: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大协作的世纪。博士生们,你要勇敢地当好专家,而不是争取当一名好学生!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国的希望。

 

来源:小木虫